公司新闻
企业信息
13
  • 入驻时间: 2012-04-09
  • 联系人:刘
  • 电话:13391006756
  • 联系时,请说明易展网看到的
  • Email:13391006756@189.cn
新闻详情

吉利 东风退出竞购美国菲斯科是明智之举

日期:2025-01-15 18:01
浏览次数:1723
摘要:

 

腾讯专稿   丁华杰   2013-04-03   阅读次数:126

  日前,据报道,在吉利决定不按原计划收购菲斯科仅4天之后,东风也宣告退出收购谈判,使菲斯科陷入了巨大的困境中。两家中国公司皆因美国能源部要求使用美国特拉华州前通用工厂的条件而退缩,那家工厂未来将作为菲斯科**款量产车型Atlantic的生产基地。另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菲斯科汽车公司已从Kirkland & Ellis律师事务所聘请了破产重组律师,为申请破产保护做准备。

  此前吉利、东风热炒竞购菲斯科跑车的时候,笔者曾经开篇点题“不靠谱成分居多”,此次正好验证了此项观点。

  事实上,无论是吉利汽车还是东风汽车,进行国际并购都有几个基本的驱动力,这也是自主汽车“原始冲动”:购买品牌来增大消费者的认知度、购买传统车企沉淀的技术来提升自身技术含金量、靠购买车企赚取利润,除此之外,作为国有自主汽车还要满足相应的政治任务,目前来看,菲斯科在这个四个方面都不能满足这两家企业的需求。

  1、菲斯科品牌价值不足、技术积累有限,吸引力有限

  事实上,菲斯科车企的名气远不如设计师菲斯科大,作为行业的人士,对于这家车企的认知更多体现在媒体上面。对于公正来讲,更是这样,这家公司成立仅仅几年的时间,从建立的2007年到现在,这家公司给予大家的印象就是一次美国地质灾害中多辆车辆受到损害然后和保险公司开始了长期的官司。

  从品牌来看,这家企业的主要体现在一个优良的领军人物,有名设计师菲斯科,恰恰是两周前,这位理想的设计师还辞职离开了这家公司。

  归结到技术和车型上面,甚至到目前,这家公司整车加工中心还是委托代工,这样的一家企业,和中方需求的品牌、技术都相差甚远。换成任何人花费大量的钱财去购买这样的车企都不能算是一种成功。

  中国车企对于现有品牌的渴求超出你我想象,可以回顾下“两庞萨博收购案”失败告终之后,青年汽车继续不舍地追逐破产的萨博,反反复复,历尽艰苦。但是这不意味着,两家中国车企会花钱购买没有沉淀的车企。

  2、当前状态新能源汽车缺少利润

  正如笔者此前一篇文章中提到的,当下电动车车企盈利都离不开政府的扶植。电动车的情况怎么样,热度如何?行业的人应该都很清楚。由于成本高、充电时间长、公共基础设施有限,与燃油汽车比起来,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在美国市场的销量仍旧不值一提。中国作为世界产**军,新能源车辆的产销其实远不如北美市场。

  中国车市消费者购车行为多数属于**辆车,购买**辆车总是偏向于成熟技术、性价比高的汽车。如果换到多年前的美国或者欧洲也是这样,初期的我们对于油耗没有概念,对于汽车日常油耗的成本也没有概念,所以选择的时候,即使传统车辆油耗高,我们也认可,至少开起来放心。所以从这点来讲,中国消费者,现阶段的消费者还没有接受电动车,当然归结到超级跑车,在中国玩超级跑车的人少之又少,即使玩跑车怎么可能选择这个非有名品牌的跑车呢?

  销量的不足,让原本已经孱弱的利润更加萎缩,这可是时候,新能源汽车要想真正地实现盈利,必然要有一点改善:**点,期待政府能够在公共交通、能源结构方面进行全局化的改革,一方面给予发展电动车充足的、清洁能源,使得电动车没有这个源头的限制;另一个方面,就是方便的基础设施,使得电动车能够简单易行地走入寻常百姓家;

  **点,车企本身的技术实现突破、增强技术成熟度和降低成本,这点非常重要,政府不可能一直拿来大量的资金投入这个行业,必须非常明确地去主动改善不利因素。但是研发新材料、新技术的电池、电机技术需要更多时间。

  批量化的生产倒不是没有可能,政府主导车企可以进行批量化生产,但是批量化生产销售不出去,没有回头的利润,这本身没有意义的。所以,当下想要批量化进行新能源投放,时机尚未成熟。体现到这件事上就是购买这家车企对于中方意义不大。

  3、美国制造复兴挟持菲斯科本土制造成了*后一根压垮中国车企的希望

  没钱赚、技术底子一般、品牌认知不强,这样的企业如果被中国收购,只能存在一个可能性,政治任务。

  众所周知,中国政府提出了几个方面电动车发展目标,其一是2015年实现五十万辆、2020年五百万辆的目标,这两个目标政府提出来很简单,车企的压力则是山大的。笔者此前分析,如果中国国有自主汽车购买了新能源整车企业主要动力就存在通过并购来实现自己的设计、生产能力,满足政府的需求。

  但问题恰恰出现在这里,由于当下尴尬的就业率,奥巴马政府对于制造业的热衷众所周知,去年的时候,美国多家主流媒体都提出一个看似简单的热点话题,就是福特汽车准备在美国增加七千个就业岗位,被众多美国媒体称之为“七千岗位计划”,以此来提升就业率,事实上,这些新增的岗位更多体现在福特汽车为了担负本土责任,将墨西哥、加拿大等地的一些工厂迁往美国。

  此次,菲斯科曾经取得了美国政府大量的资金支持,奥巴马政府对于其的期待,不会比福特的“七千岗位计划”,美政府给出的要求就是需要在美国本土工厂进行代工,这和中方*后一个目的相左了,也成为了*后一根稻草造成此项合作流产。

  当然,这个时间还有反复的过程,这里面的种种因素还有很多不确定的地方,就像A123虽然受到了美国政界多方干扰,*终被万向收购一样,这里面的诸多变化,使得这项并购还存在很多变数。

  (作者为北美华人汽车工程师协会常务理事)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42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