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非晶纳米晶材料技术跃居世界前三 3月24日,北京市重大科技计划项目——“非晶、纳米晶制品研究及产业化”顺利通过了市科委组织的专家验收。这是北京市科委组织实施“首都二四八重大**工程”以来在重大科技计划项目上所取得的首批重大成果之一。同时,该项目的成功实施也标志着我国在非晶、纳米晶材料体系、工艺装备及产业化能力等方面整体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跃居世界前三位。 “非晶、纳米晶制品研究及产业化”项目于2002年立项,是科委投入1200万元重点支持的北京市重大科技计划项目之一。该项目由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和中科院物理所共同承担,共由4个子课题组成:“纳米晶合金超薄带产业化”、“非晶、纳米晶丝材及其应用研究”、“大块非晶材料技术研究”、“非晶、纳米晶共性技术平台及信息化”。通过项目的实施,项目组共申请了18项国家发明**,制订并颁布了3个国家标准,并在4大方面实现了突破:一是研制出了兼备高饱和磁感应强度和高磁导率非晶、纳米晶新材料,突破了超薄带(22μm)稳定连续生产关键技术,建成了年产500t的生产线,使我国突破了国外有关**制约,在家电和通讯电源用高品质纳米晶铁芯产业领域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二是开发出了对力、磁具有高灵敏度的传感材料,突破了内圆水纺和玻璃包覆连续制备非晶丝材系列关键技术,建立了国际先进水平的示范生产线,产品可应用于汽车速度传感器及防盗防伪等领域;三是自主开发了铜-锆二元非晶合金和铁基非晶合金及其超塑性锻造和挤压成型工艺和装备,大大降低了材料的成本,拓宽了大块非晶材料的应用领域;四是建成了非晶、纳米晶合金材料应用研究和产品开发共性技术平台,为该领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非晶纳米晶材料及应用是我国从“六五”开始持续投入力量开展科研攻关的重点领域,经过前4个五年科技攻关计划的实施,我国基本实现了非晶合金带材及制品的产业化,但产品一直处于中低端应用领域。近年来,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各国对小型、高效、节能的基础电子元器件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对非晶、纳米晶材料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在这方面,我国由于工艺装备落后,材料质量不高,应用上受到了很大限制,我国市场的**产品主要依赖进口。此次“非晶、纳米晶制品研究及产业化”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在研制非晶、纳米晶新材料,突破关键技术方面所取得的重大突破,为我国在非晶、纳米晶材料体系、工艺装备及产业化能力等方面整体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大大提升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地位。 信息来源:北京新材料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