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

361

电池

362

电池

363

可“呼吸”二氧化碳电池有了雏形

科技日报

■*新发现与**科技日报讯(通讯员马超记者冯国梧)近日,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周震教授课题组发现一种可呼吸二氧化碳电池。这种电池以石墨烯用作锂二氧化碳电池的空气电极,以金属锂作负极,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能量。可充电锂二氧化碳电池的构想迸发于课题组成员苏利伟博士三年前的一次实验。他发现,碳酸盐做锂离子电池负极储锂容量异常高,且在反应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气泡。此后博士生张彰开始建立锂氧气电池的研究平台,经团队成员反复实验,不断改进电极性能,**将石墨烯用作锂二氧化碳电池的空气电极,表现出了优异的性能,可连续充放电20次以上。这是截至目前的*高水平。锂二氧化碳电池性能的改善得益于石墨烯的高导电性和大比表面积,为电化学反应提供了良好的场所。目前尽管可充电锂二氧化碳电池的研究刚刚起步,基本原理尚未完全清楚,而且动力学性能和充放电循环能力很差,还需要继续深入研究。但专家们认为,该研究为推动二氧化碳在能源储存与转化领域中的应用,以及实现锂氧气电池向锂空气电池的飞跃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化学学科三大传统**期刊之一《应用化学(国际版)》,并被编辑选为热点论文。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教育

电池

364

南开大学“可呼吸”电池研究获进展 石墨烯作空气电极

中国日报天津

南开大学“可呼吸”电池研究获进展 石墨烯作空气电极 近日,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周震教授课题组在新型储能体系-可充电锂二氧化碳电池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课题组**将石墨烯用作锂二氧化碳电池的空气电极,以金属锂作负极,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能量。 众所周知,全球气温变暖主要是由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大量排放造成的,如何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成为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如果能把二氧化碳变废为宝资源化利用是一条理想的出路,而这也成为国际上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锂氧气电池放电时从空气中获取氧气,充电时再放出氧气,因此被誉为“可呼吸”电池。这种新的储能体系与锂氧气电池很相似,只是将氧气换成二氧化碳,可将其称为“可呼吸电池2.0”。尽管与一代“可呼吸电池”锂氧气电池相比还很初级,但周震课题组成果为推动二氧化碳在能源储存与转化领域中的应用,以及实现锂氧气电池向锂空气电池的飞跃具有重要意义。 可充电锂二氧化碳电池的构想迸发于课题组成员苏利伟博士(2013年毕业)三年前的一次实验,他发现,碳酸盐做锂离子电池负极储锂容量异常高,且在反应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气泡。此后博士生张彰开始建立锂氧气电池的研究平台,经团队成员反复实验,不断改进电极性能,**将石墨烯用作锂二氧化碳电池

深圳市德赛电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系列)

经济日报

证券代码:000049 证券简称:德赛电池 公告编号:2015—033深圳市德赛电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控股子公司对外投资暨关联交易的公告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特别风险提示:本次对外投资为本公司从中小型电源管理系统及封装集成业务领域向大型移动电池、储能电池等电源管理系统及封装集成业务领域的延伸,业务开展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深圳市德赛电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第七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临时)会议于2015年5月14日审议通过了《关于控股子公司对外投资暨关联交易的议案》。现将具体情况公告如下:一、对外投资暨关联交易概述为了推进落实公司的战略规划,加快公司的产业布局,实现公司对大型、中型、小型电源管理系统及封装集成业务的全覆盖,公司控股子公司惠州市蓝微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州蓝微”)、惠州市德赛电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州电池”)与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赛西威”)、CHOI HONG BEOM先生拟成立合资公司(以下简称“标的公司”),标的公司主营业务为大型

电池

365

电池技术制擎电动汽车续航 新能源车推广路漫漫

中国投资咨询网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近几年,国家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产业政策密集出台,新能源汽车市场渐热。2014年被认为是新能源汽车商业化的“元年”,销量呈现“爆发式”增长,但与销量增长��成鲜明对比的是,充电设施增长速度明显过慢。业内人士认为,技术瓶颈仍然是制约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因素。 技术瓶颈 “技术瓶颈成为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大短板,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现阶段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无法突破300公里;二是配套方面,充电桩建设速度缓慢,目前我国仅建成600座充电站、2.6万个充电桩;三是电池寿命问题。”国信产业研究院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师沈宏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记者了解,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就是充电桩设施难以支撑新能源汽车的现有量和未来增量。 某大型出租车公司负责人表示,目前充电桩少,建好的部分充电桩因不兼容所有车型,迄今不能投入使用,司机充电很不方便。加上车辆续航里程短,司机每天需要充电两三次,充一次电就耽搁近1个小时。 购买了纯电动汽车的张先生也向记者抱怨充电桩过少,充电难。“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一直是通病,由于受到电池技术的限制,电动汽车只能行驶200公里左右,

迎合分布式发展方向 "双玻组件"热潮席卷光伏业

证券日报

    “双玻组件”具有的可透光、全天候应用等诸多特点,恰好切中了光伏应用正朝分布式方向发展,以及业主们愈发重视电站品质的行业要害历经了跌宕起伏的中国光伏,哪怕形势大好,也再不敢有丝毫懈怠,如今,他们正敏锐地跟随着变幻莫测的市场风向。正如在4月底于上海闭幕的国际光伏展(SNEC)上,人们不难发现,一种被统称为“双玻组件”的产品,被许多企业摆放在了自家展台*显眼的位置。其实,“双玻组件”并不能提高光伏电池*重要的参数之一——光电转化率,而其之所以仍备受市场器重,主要源于“双玻组件”具有可透光、全天候(抗风沙,无惧水汽、氨气等)应用,以及寿命长、无法“返工”以次充好等诸多特点。而这恰好切中了光伏应用正朝分布式方向发展,以及业主们愈发重视电站品质的行业要害。双玻组件成“新宠”?就在不久前(4月28日),一场罕见的强冰雹突袭了江苏省常州市。据说,在遭遇了“鸡蛋”大小的冰雹洗礼后,不管是智能温室玻璃,还是汽车玻璃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而唯独毫发未伤的,竟然是天合光能国家重点实验室户外测试场上,以“双玻组件”建成的光伏发电站。如今,这个故事已被传为佳话,更成了“双玻组件”厂商兜售产品时绝不肯遗漏

广州**某通信团广集兵智有效解决训练难题

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讯(谢丰吴艳美李海强)“真没想到,调研报告这么被重视……”5月上旬,广州**某通信团**调研组成员**军士长王玉泉,获知自己调研课题得到作训部门肯定,被列入训改计划后,感到非常惊喜。这是该团加强士官队伍建设,聚力解决基层训练难题带来的生动一幕。以往该团**调研组下到偏远点位查短板、找不足,士官直接参与调研和建言献策比较少,容易造成“地气”不足。为此,该团党委遴选一批**士官代表参与**调研,充分发挥他们常年在一线摸爬滚打的优势,带着“挑刺的眼睛”找准训练难题,科学论证后列入训改计划。“仗怎么打,就得怎么训;打仗啥管用,就苦练啥!”**军士长王玉泉在撰写《瞄准夜间战场,增强通信能力》中指出,部分单位夜训时间安排室外课目少室内课目多,对宝贵的夜训时间利用率不高,提出了组训、考评等10余条具体措施。二级军士长游中华是电源专业大拿,调研中他发现部分点位主备用电池中有“落后电池组块”,这些组块极大耗损功率、缩短使用时间,他提出筛除“落后组块”重新编组的建议,可以节约耗损经费近10万元。他们的建议意见经过作训部门充分论证后,相继被列入阶段性训改计划,解决了基层训练中的“饶头事”。广集兵智助

电池

366

适用集成电路的片上微电池问世

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北京5月12日电(记者王小龙)通过结合3D全息光刻和2D光刻技术,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的科学家日前开发出一种适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高性能3D微电池。研究人员称,这种微型高能电池具有极其优异的性能和可扩展性,为人们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有望让很多设备小型化应用成为现实。相关论文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负责此项研究的伊利诺伊大学材料与工程学教授保罗·布劳恩说,由于小型化储能技术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难题,微型设备通常都由片外电池或电源提供能源。其难点主要在于3D电极,这种电极十分复杂,在普通电池上实现的难度都比较大,更不用说片上集成。新技术成功突破了难关,让很多重要的应用成为了可能。论文**作者、伊利诺伊大学材料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宁海龙(音译)称,他们采用了一种能够与现有微电子制造高度兼容的技术,开发出这种微型3D锂离子电池。在制造电极时,他们先用3D全息光刻技术来界定电极的内部结构,再用2D光刻技术塑造电极的外部形状。借助3D全息光刻技术,研究人员通过光束创建出**的三维结构,让这种微型电池获得了性能优异的多孔电极,有助于电池内部电子和离子的快速传导。这种方法的显著优

牵一发动全身 动力电池研发不容乐观

中国电动汽车网

从燃油汽车的限行限购到柴静“穹顶之下”引起的雾霾恐慌,从新能源车辆的推广到充电桩的问题,从发展小型电动车到理性看待纯电动车的发展。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趋势之下,尤其是在油电混合动力趋向纯电动汽车的发展形势之下。电池作为电动汽车*关键的能源储存部件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发展**的动力锂离子电池?如何增强电池单体、模块、电池系统(含管理系统)的**、运行环境下的可靠性与寿命?如何突破动力蓄电池及系统的**性、一致性、可靠性与低成本等关键技术? 陈清泉,亚洲电动车之父,他在1988年提出创建世界电动车协会,多年来致力于在全世界推广电动汽车。*近几年,他每年都有两个月时间在德国做研究。在德国的科技和产业**中,协同**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德国企业从大企业到中小企业,在**和产品质量提升上竞争激烈,但绝不用价格战打压彼此。德国企业之间联系紧密,互通有无,他们将这种紧密沟通称之为精英集群,共享**和科技的红利。尤其是在德国*具竞争力的化工、汽车、电子设备和工程领域,他们不会相互拆台,而是通力合作。 我国的动力电池的研发大多采取企业自主研发各自为政的方式,竞争激烈,更谈不上联系紧密,通力合作。在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