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

16

电池

17

电池

18

用户侧储能将成储能商业化先行军

中国电力报

2016年被认为是国内储能的元年,国家连续出台多项政策鼓励储能产业的发展。一时间“储能”成为新能源行业的一个热词,储能企业也借助政策东风如雨后春笋一般纷纷涌现。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储能企业的商业模式是否已经成熟?当前储能企业的发展状况又如何?近日,就这些问题,中国电力报记者采访了江苏华富储能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富储能”)总经理助理吴战宇。吴战宇表示,用户侧储能将成为我国储能实现商业化应用的先行军。 记者:目前国内储能企业的发展状况如何?当前国内储能市场存在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吴战宇:随着我国低碳、绿色能源战略的推进,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配套政策的落实,储能的应用价值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成为推进我国能源变革和能源结构调整的技术亮点。储能企业在今年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小高潮,在政策的支持下,储能应用领域更加明晰,储能项目规划量大增,储能厂商、用户单位和投融资机构联手积极拓展储能的应用市场,探索储能的多种应用模式,大力推动储能的商业化应用。 储能市场前景广阔,未来将为我国经济增长、绿色能源发展创造巨大的价值。但作为一个新兴的技术产业,现阶段发展仍然面临一些问题。 目前储能系统的应用类型单一

复旦大学 研发可弯曲新电池

中国科学报

近日,复旦大学王永刚团队和彭慧胜团队研发出可弯曲的新型电池,其设计重点放在了可穿戴电子设备的机械应力要求和植入设备的**要求上。相关研究刊登于细胞出版集团旗下《化学》期刊。 “目前的电池,比如用于医疗植入的锂离子电池,通常都是刚性的。”王永刚说,“此外,大部分柔性电池使用了易燃或腐蚀性电解质,既有**风险,而且与可穿戴设备的生物兼容性差,更不必说植入电池了。” 研究人员设计了两种柔性电池:一种2D带状电池和1D纤维状电池。前者能将轻薄的电极薄膜黏附在一个钢绞线网中,而后者能在一个碳纳米管骨架周围嵌入电极材料的纳米粒子。除了测试了生物兼容性液体外,研究人员还测试了硫酸钠作为液体电解质用于可穿戴设备电池的适用性。 结果显示,在使用硫酸钠溶液作为电解质时,两种新型电池的容量和输出功率等比目前报告的大多数用于可穿戴设备的锂离子电池更好。 此外,1D电池使用的碳纳米管能加速将溶解氧转化成氢氧离子,这一过程如果不受控制会危害电池的有效性,但却具有**癌症和**感染的潜力。 “我们或能将这些纤维状的电极植入人体以消耗基础氧气,特别是对那些注射**难以到达的位置。我们希望能与生物学家和医学家进一步研究

电池

19

中日研究人员研发出电池固碳新策略

中国科学报

锂—空气电池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捕获和储存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新方法。中日研究人员使用一种之前为锂—二氧化碳电池设计的思路,开发出一种隔绝气态二氧化碳中固体碳尘的方法,并且也能析出氧气。该成果于8月9日发表在细胞出版集团新期刊《焦耳》上。 基于二氧化碳对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的影响,将其转化为其他含碳化合物是可行的选择之一。“但问题是大多数二氧化碳固定的物理和化学通路的产品是气体和液体,需要进一步液化或压缩,这不可避免地产生了额外的能源消耗和更多的二氧化碳排放。”该研究负责人、南京大学教授周豪慎说,“而我们的电化学策略能产生固体碳,而且锂—二氧化碳电池能为该过程提供所需的能量。” 当研究人员试着向一个锂—二氧化碳电池原型再充电时,发现了该碳固定策略。起初研究人员发现,产生固体碳和碳固定削弱了电池性能。不过,在加入微量金属钌作为催化剂后,能避免大量积碳,并能诱导出较好的可逆性,从而将该碳固定装置转换成一个功能良好的锂—二氧化碳电池。此外,这种固定技术还可以被用来擦洗其他有害或污染气体,例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氮等。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该研究能将1/3的二氧化碳转变为碳,且理论能效超过70%。

二氧化碳中的一部分碳元素能够以稳定的固态碳单质的形式被固定下来

新华社

中日研究人员9日报告说,他们在研究锂空气电池的过程中,意外发现了一种有效的二氧化碳固定新方法,为缓解温室气体排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 这项研究由日本国立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研究员兼日本筑波大学和中国南京大学教授周豪慎领导,论文当天在美国细胞出版社新刊物《焦耳》杂志上发表。 随着全球变暖受到全社会广泛关注,如何转化和固定作为头号温室气体的二氧化碳,逐渐变成科研焦点。通常的固碳思路,是将二氧化碳催化还原成一氧化碳、甲烷、甲醇等气态或者液态燃料,再加以利用。 据周豪慎介绍,常规固碳思路需要精巧复杂的催化剂推动化学反应,转化效率和稳定性等情况存在挑战。而他们通过锂-二氧化碳电池的电化学反应过程固定二氧化碳,无论是放电产生的固态碳单质和碳酸锂等产物,还是充电时残留下来的碳单质,都非常容易收集和利用。 周豪慎团队长期从事能量储存与转换方面的研究。他们发现,锂-二氧化碳电池在放电过程中生成碳和碳酸锂,当充电时这两种产物在钌催化剂的作用下均能被氧化,同时放出二氧化碳。但是,通过选用其他合适的催化剂,在电池充电过程中完全能选择性地使碳酸锂单独被电化学氧化分解,而另一种放电产物碳留在电池内。 “这是一

中国电科院储能电池原位检测技术研究获突破

国家电网报

7月27日,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牵头,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联合承担的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锂离子储能电池原位检测技术研究”顺利通过验收。项目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在储能电池领域原位检测技术基础研究方面的空白。 电池原位检测是指在电池的原始安装位置,在不破坏、不扰动或少扰动电池原有状态的情况下,通过传感器等检测手段测定指标参数,准确分析和判断电池的实时性能和状态。锂离子电池使用过程中的**问题一直引人关注,现有的电池监控只能监测电池的电压、温度等外特性参数。由于电池内部复杂的反应和性能衰退机制,外特性参数很难直接反映电池的**状态及所处的寿命阶段,无法跟踪诊断电池寿命周期内使用的全过程并提前对电池进行**预警。 该项目聚焦锂离子电池内部温度和压力检测,提出基于电池内部温度和外部压力的两种锂离子储能电池原位检测技术方案,研制用于内部温度检测的光纤传感器和用于外部压力检测的柔性压力传感器。通过与电解液的兼容性研究和电芯的封装实验,优化光纤传感器和柔性压力传感器的结构和形式,解决光线传感器的植入问题,实现传感器的内嵌植入及电池样品的试制;完成基于电池状态监测预警系统的设计和

电池

20

电池

21

马斯克暗示电池技术的突破即将会来临

腾讯汽车

媒体一般很少会提出“电池技术突破”这样的说法,因为这种标题很难被厘清是存在真正的技术潜力还是一种简单的宣传公关。 没有人比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更难以接受这种说法。但意想不到的是,马斯克现在却暗示电池技术的突破即将会来临。 昨天,马斯克在一次与分析师们进行的电话会议上表示: “下面是我自己在电池技术突破周关于电池技术突破的观点。当有人认为自己已经获得性能非常出色的电池时,他们就会给我们寄来样品。如果你不相信我们,也可以把自己的样品寄给一家独立实验室,并在这里对各项参数进行验证。几乎所有的内容都显示在幻灯片上。如果你愿意,我可以给你一个关于仙女座星系隐形传输的幻灯演示文稿。” 作为全球*大的锂离子电池消费者,特斯拉正处于一个独特的位置,一个可以接近全球电池科学家准备投入生产阶段*新技术的特殊位置。 特斯拉此前曾透露,他们经常收到各种电池样本,并且在跟踪数百个电池研究项目。而特斯拉则根据不同项目的潜力大小来给这些项目分配积分。此前,特斯拉公司负责电池开发的**技术官斯特劳贝尔(JB Straubel)曾表示,很少有项目具有巨大潜力。 但*近一次的电池突破声明却引起大量的注意,这就是由94

马斯克:电池技术未来将会发生*为重要的突破

电缆网

作为全球*大的锂离子电池消费者,特斯拉正处于一个独特的位置,一个可以接近全球电池科学家准备投入生产阶段*新技术的特殊位置。 特斯拉此前曾透露,他们经常收到各种电池样本,并且在跟踪数百个电池研究项目。此前,特斯拉公司负责电池开发的**技术官斯特劳贝尔(JB Straubel)曾表示,很少有项目具有巨大潜力。但*近一次的电池突破声明却引起大量的注意,这就是由94岁的John Goodenough*新发布的新一代固态电池技术,而他也被业界公认为是锂电池技术的共同发明人。 在与分析师进行的电话会议上,斯特劳贝尔也表示,特斯拉一直在测试一些*新的固态电池。斯特劳贝尔称,对于固态电池更为具体的情况,我们已经和数个不同的研究团队进行了交流。实际上,我们已经对大量固态电池早期的单个原电池进行了测试。但还没有看到任何能��改变我们目前战略的内容。不过,马斯克迅速发现了一些非常有前途的东西。 马斯克表示,我认为有一些突破是可以实现的,但这些内容是保密的。未来一段时间内电池技术将会发生*为重要的突破。这种电池技术首先需要在实验室进研究运行。截止目前,它还没有在实验室开始运行,但很快就会在实验室实现运行。马斯克